投資

市況低迷 股票應否清倉 要有呢啲考慮 | 投資入門

投資

廣告

投資】自中、美貿易戰正式開始; 加上美元強勢,人民幣跌跌不休,內地股市亦明顯轉趨弱勢。

撰文:簡志健 (紅猴 )|圖片:unsplash

投資應看中長線

內地自顧不暇,北水逐步離港;同時外資也因內地經濟的不明朗性增加,雖然美元高企,也情願投在其他新興市場及亞太區股市,也不留戀港股,令港股跌勢加劇。

基金在面對贖回壓力下,即使今年一直強勢,但估值高企的優質企業也被沽售,據市場不少分析員的看法,可謂「熊蹤處處」!

於此形勢下,愈來愈多投資者開始產生沽清存貨,以避險的想法,有些更已付諸行動,究竟這樣是否做對?

首先要規範討論的時間性,投資應至少看中長線,「股神」畢菲特一直認同他的啟蒙老師格拉咸的言論,認為股市短期是投票機器。

反映的是公司受市場歡迎與否,而股市長期才會衡量公司的實質價值,所以投資者其實沒有能力可預見股市的短期波動,就算估中也是運氣使然較多。

大部分分析員只懂看風駛𢃇

最諷刺的是,市場大部分的分析員只懂看風駛𢃇,公司股價上升,便不斷追加盈利預測及目標價,當公司股價下跌,又忽然轉軚,加入一沉百踩的行列,造成投資氣氛比實質還差。

就像於不同形式的選舉投票中,短期火熱的氣氛往往影響投票者的情緒,令不少人未必能作出最好的中長期決定。 須知道投資者是沒有能力知道股市何時是最高位,何時是最低位,而大部分投資者卻在短期氣氛很差時受影響,放棄考量中長期的事情而選擇沽清存貨,幸運的話於沽貨後股市仍往下走,短期似是避免更大的損失,令自己以為作了正確的決定。

可是,根據筆者在股市打滾超過20年的經驗,這些投資者因容易受市場氣氛影響;加上未有足夠的獨立思考能力。

往往在大部分的分析員及大部分投資者思想仍很負面時,股市卻會靜悄悄率先復甦,一般投資者因有所保留而未有跟進,結果到市場氣氛明顯轉好時才再次入貨。

但已發現買入價還比先前沽貨價高出不少,即是先前的沽貨行動只能於短期受惠,但時間拉長看其實是虧蝕,發現一動不如一靜其實更理想。

投資者應首先沽售一些不好的公司

當然,前文所說的是針對股價已在合理估值下的好公司,所以投資者遇上外在投資環境轉差時,首先沽售的對象應該是一些不好的公司及投機性項目,以保留適量現金,待好公司股價低迷時作出中長期投資。 可是更諷刺的是,不少投資者在計劃增加投資組合現金比重時,選擇保留表現差的投資,因不想面對虧損,卻沽出表現好的投資,只因項目仍有盈利。

雖然市況差時好公司股價也會下跌,還可以因氣氛使然也下跌不少,但成功的長期投資者不會介意短期股價波幅,因為好公司股價會在股市氣氛復常時率先反映,不好公司股價卻可能自此一沉不起。

延伸閱讀

波動市應對手冊 三大超實用法則 一定要識

立即加入「經一共肥計劃」!獨家賺錢貼士

每日低至~$2!全年訂閱最著數

全新訂閱計劃內容將全面升級! 每日更新針對市場變化的投資分析,即使大熊市都搵到贏錢方法!經一亦定期專訪不同投資猛人為你指點迷津,深入淺出拆解脈絡。


每日低至~$2,加入「經一共肥計劃」!訂閱後能閱覽名家專欄及專題報道,更可參與會員Live Chat。

如我有特別需要申請政府津貼,有什麼津貼可以申請?

如是長者/傷殘人士,可以留意長者生活津貼長者咭樂悠咭傷殘津貼申請綜援等等,在住屋方面,可以考慮申請公屋

如果我想外旅/返回內地,有什麼需要留意?

首先,要留意特區護照/回鄉證是否需要續期,以及留意不同貨幣的匯率走勢,包括人民幣兌港幣日元兌港元英鎊兌港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