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再穿疫情底 市場非理性主導 技術分析仲有無用?|聶sir

恒指升跌冇路捉 市場非理性主導 技術分析仲有無用?|聶sir

專欄

廣告

面對港股連跌四週,近期不少投資者均在思考恒生指數何時見底。若要嘗試解答此問題,市場傾向透過技術分析。

現時主流的股市分析有兩種,就是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20世紀開始有人提出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則起源於18世紀,即早於基本分析百多年前已出現。

技術分析歸類四大象限

除了「陰陽燭」圖外,技術分析還有另外三大主流分類,分別是價量關係、技術指標,以及形態解讀,筆者稱為「四大象限」。

價量關係是利用價格表現相對當時成交量變化,分析價格走勢動力;技術指標以統計方法,將資產價格或成交量數據量化分析;

形態解讀是透過價或量演示的圖形,預測未來價量走勢。

到底這套已發展300年的分析方法,面對現時港股弱勢,能否有效判斷恒指底部在哪裏呢?

先看技術指標,常見會用上移動平均線,自今年2月22日恒指50天線亦告失守後,反映超過半個月,該指標已不管用。

另可留意保歷加通道,同樣自2月22日起,恒指的日線「陰陽燭」圖,便沿著通道的底部下行。

加上技術指標之中的逆向指標主流有相對強弱指數、STC指標、隨機指標KDJ、威廉指標、變速率和乖離率等,無不自3月初以來,便處於「超賣」狀態,至今已有半個月。

以上皆證明就算不是技術分析,現時對港股大市走勢已不具參考性,至少技術指標已確認不管用。

更直接的分析,會是觀察恒指現處昔日甚麼位置。市場一直以2020年3月19日低位21,139點,作為疫情以來的底部。但自從今年3月7日收報21,057點,上述的底部參考性亦告失效。

3月11日恒指收報20,553點,接近2016年7月低位20,304點,理應看20,300點有支持,或是看最近的心理關口20,000點有支持。

 恒指再穿疫情底 市場非理性主導 技術分析仲有無用?|聶sir
(圖片來源:iStock)

失守20,000點恐繼續尋底

可惜3月14日開市僅45分鐘左右,恒指便跌破20,000點,並見繼續下行,上午收報19,771點,較20,000點低近230點,意味進一步尋底機會大。

因此,就算參考2016年6月及5月恒指低位19,662及19,594點,參考性同樣不大。

整體而言,面對消息主導港股走勢的日子,技術分析的「探底」預測並不管用,畢竟技術分析的前提是昔日價格走勢,日後可望再出現。

這種看法只適用於普遍投資者處於理性交易狀態。惟如今卻是人心惶惶,既要留意俄烏戰事發展充滿不確定性,近日也要開始關注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被退市」消息,對中資股帶來的沽壓。

在非理性交易情緒主導港股的形勢下,投資者若還在試圖用技術分析「探底」,做法值得商榷。

延伸閱讀:美國研究:肥人容易遭職場歧視 女人每肥6磅 平均時薪即跌2%

延伸閱讀:「牛牛NFT」32分鐘賺600萬港元 42歲藝術家受疫情影響收入大減卻突然暴富

圖片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