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 美日第二輪談判

特朗普關稅︳美日第二輪談判結束 日財相突改口: 日本持有逾1萬億美元美債或成籌碼

投資

廣告

談判進展與加藤勝信立場轉變

美日第二輪關稅談判於5月1日結束,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表示,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討論深入,涵蓋貿易擴張、非關稅措施及經濟安全合作。談判中,日本要求美國檢視汽車零部件關稅,指出一家日本車廠每小時損失達100萬美元,強調汽車與農業為關鍵產業,影響民眾生計,立場堅定不讓步。同時,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Katsunobu Kato)於5月2日東京電視台節目中改口,稱日本持有逾1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可能成為貿易談判籌碼,與上月否認使用美債作為談判工具的立場形成對比。他解釋,持有美債旨在確保日圓干預流動性,是否動用此籌碼「是另一回事」。加藤上週與貝森特會面時,未透露是否提及美債持有量。

背景與爭議

談判背景源於特朗普對日本施加的25%汽車關稅及24%其他商品關稅(現暫停90天,10%基線關稅及25%汽車關稅仍生效),旨在解決美日貿易失衡。特朗普批評日本操縱日圓(目前約140兌1美元),加藤否認此指控,重申日方不干預匯率,將與美方溝通澄清。加藤的「美債籌碼」說法引起關注,因其暗示日本可能利用1.27萬億美元美債(2024年估計)施壓,儘管此前日本強調美債為穩定經濟工具,而非外交武器。此舉或與4月美國國債市場大跌(因特朗普4月2日關稅政策引發)及全球市場波動(標普500跌10.5%)有關,顯示日本尋求更大談判空間。

質疑與風險

加藤的立場轉變可能為策略性示警,但未明確承諾出售美債,實際操作性存疑。若日本減持美債,可能推高美國借貸成本,影響全球金融穩定,卻也可能損及自身利益(日債市與美債高度相關)。X平台用戶認為此舉為心理戰,部分人質疑日本能否承受後果,認為中國(第二大美債持有者)更可能採取類似行動。談判未有具體成果,日本汽車業壓力大(出口佔28%為美),農業談判(如稻米關稅)亦面臨內部阻力,顯示談判複雜性。

核心資料表

項目 詳情
談判結果 第二輪5月1日結束,涉及貿易及經濟安全,無具體進展
美債立場 加藤稱1萬億美元美債為籌碼,但未確認使用
關稅影響 日本車廠每小時損失100萬美元,汽車出口佔28%
市場背景 標普500跌10.5%,美債市場4月大跌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