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帶動價值顯現 電訊盈科高息可吸

重組帶動價值顯現 電訊盈科高息可吸

投資

廣告

電訊盈科(00008)今年中期業績轉盈為虧,不過,似乎並非投資市場焦點所在。集團推出一系列重組措施,銳意將旗下業務的潛在價值全面釋放,大股東兼主席李澤楷更用行動支持,以溢價增持股份。市況反覆之際,何不穩袋6厘股息再博投資增值。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電盈主要分為四大業務範疇,旗下香港電訊(06823)經營本港電訊業務;另地產旗艦盈大地產(00432)則主攻亞太區物業及基建投資,目前在日本北海道及泰國攀牙省興建度假發展項目,以及在印尼雅加達發展一幢大型辦公大樓。集團同時涉足媒體(Now TV、免費電視及OTT)及企業方案。

中績雖見紅 派送有驚喜

8月初電盈公布中期業績,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總收入按年增8.4%,至182.81億元;撇除流動通訊產品銷售則上升11.5%,至173.11億元。 來自香港電訊的收入貢獻(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則有136.36億元,微跌0.9%。 媒體業務收入19.02億元;當中受全球主要體育賽事暫停影響,Now TV收入佔12.7億元,減少6.4%;OTT收入升13.8%,至5.02億元;免費電視則增長2.3%,至1.3億元。

企業方案業務收入19.07億元,增加11%。來自盈大地產的貢獻為16.02億元,大升逾6倍。 整體經營現金溢利54.16億元,增加2.4%。其中,香港電訊的經營現金溢利減少3.2%,至55.46億元。 媒體業務方面,Now TV收入下跌2.9%,至1.98億元;OTT經營現金虧損8,10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2.35億元收窄;免費電視同樣有改善,經營現金虧損至9,500萬元;企業方案業務則倒退23.2%,至2.25億元。 上半年虧損5.84億元,去年同期有純利1.63億元。業績見紅主因推動免費電視及OTT業務增長,令相關投資及融資成本增加,以及盈大旗下二世古花園柏悅酒店相關的開支,在酒店開幕起開始確認所致。 雖然蝕錢,但中期息維持每股9.18仙,更驚喜是有特別派送。

電盈建議以實物分派方式,將所持盈大地產股份,按每持有1,000 股派85股基準分派;若獲得債券持有人同意,分派比例上調至1,000股派108股。 集團同時作出一系列重組措施,將以19.5億元代價,出售Now TV予旗下香港電訊,令後者成為本港唯一集固網、寬頻、流動通訊及收費電視服務「四網合一」的服務供應商,以產生協同效應及提升營運效率,料交易最快9月完成。 另外,電盈將就OTT業務進行策略檢討。 目前旗下OTT業務在香港、東南亞及中東地區經營泛區域OTT視象娛樂及音樂平台,包括「Viu」和「Moov」品牌。探討方向包括分拆獨立上市或尋求策略性夥伴,為業務引入第三方融資以支持持續增長。

主席溢價增持

李澤楷更用行動對電盈以示支持,提出以每股作價5.2元,增持1.55億股,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約2%,涉及資金約8.04億元。 收購完成後,李澤楷持股量將由28.93%升至30.93%。消息刺激股價一度升上四年高位。 對於電盈公布中期業績之同時,宣布分派盈大股份及出售Now TV等一系列策略措施,瑞銀相信,將有利釋放資產價值,令股價對估值的折讓幅度得以收窄。 該行又指,集團旗下OTT營運狀況有改善,經營現金虧損由2.35億元,收窄至8,100萬元;隨訂單量增加,企業方案業務的收入及經營現金溢利有望回升。 不過,鑒於未來利潤受壓,瑞銀將今後三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59%、21%及21%。目標價4.8元,維持給予「買入」評級。

摩根士丹利指電盈出售Now TV作價,相當於該業務的2020年預測企業價值倍數約4至5倍;出售完成後,旗下香港電訊業務範疇變得更全面,有利提升交叉銷售,為後者帶來協同效益。 另一方面,電盈亦屬探討分拆OTT業務或為其引入策略性投資者的可能性,成事的話,可令潛在價值得以顯現。

重組帶動價值顯現 電訊盈科高息可吸
電訊盈科過往派息穩定。

另外,電盈實物派送盈大股權後,持股量將由目前的70.88%,降至最低的40%(假設派每手派108股計)。分派相信有助簡化業務架構,有利管理層專注電訊、媒體及科技核心業務發展。 大摩預測,電盈今後三年經營現金溢利分別124.25億、132.32億及135.57億元;行業前景仍吸引,維持「持有」評級,目標價5元。

實際上,電盈的回饋政策並不輸蝕於旗下香港電訊。今年上半年業績雖然見紅,但中期息仍維持每股9.18仙。 而回顧過去十年派息紀錄,基本上維持穩步遞增。2019年派息32.18仙計,現時股息率有6厘半,比香港電訊還要高。值得考慮吸納,一邊收息;一邊博分拆成事,令資產價值顯現。 本週五(8月14日)電盈股價收報4.92元。

延伸閲讀:
【美股戶口比較2020】邊間買美股「0手續費」?6大港人常用證券行大比拼
索羅斯大手掃入巴菲特抛售的銀行股 銀行股未來何去何從?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