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

自住單位估價大插水「唔怕變怕怕」 港男聽女友話買康城:搞到而家輸兩球!

二手成交

廣告

「自住唔怕!」過去數年不少香港人為求置業而上車做業主,惟在年初加息兼夾移民潮之下,樓市現跌勢,多個屋苑樓價日日跌。有網民就現時樓價市況,在討論區作統計自住物業的估價下跌形勢。
自住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上車客睇住樓價跌到心慌慌?

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上,以「呢3年買左樓既入黎啦X」為題,詢問一眾「已上車人士」的自住物業,「而家銀行估價比你個成交價低左幾多?」,及後又補充,自己的自住物業「跌左(咗)7%」。

網民回覆反應兩極,「估價較低派」的網民指物業雖下跌約5%,但其屋苑的平均成交價更低約10%,亦有網民指下跌接近100萬,情況令人心酸;另有「估價較高派」的網民則表示「估價對比當時仲係多」。

自住
(圖片來源:連登討論區截圖)

「估價較低派」網民:

  • 「5%, 但屋苑成交價-10%。」
  • 「無咗差唔多一球。」
  • 「跌咗成球半呀冇陰公。」
  • 「仲睇估價,睇下自己屋苑d成交,高位落左20-25%啦。」
  • 「大約由1800萬跌到落1600萬,冇乜感覺。」
  • 「上年放咗層港灣豪庭,今日睇返hsbc估價跌左差唔多球半。」
  • 「150萬,不過一早供完。」
  • 「9成按就-63%。」
  • 「跌兩球,好彩上年放咗,正常人都知港樓玩完都仲留住層樓咩。」
  • 「之後比條女死嘈話要搬出去,買咗康城,而家輸咗兩球幾。」
  • 「康城新樓基本冇一兩球。」
自住
(圖片來源:中新社)

「估價較高派」網民:

  • 「估價比買入價高左1x%。」
  • 「認真咁答你,2020年買,估價對比當時仲係多,講大話死全家。」
  • 「仲+5%,嗰陣冇樓睇買嘅,低水得比較多。」
  • 「最高升15%宜家升10%。」
  • 「估價比買入價高左10%。」
  • 「自己住個間疫情最勁個下買,勉強平手高3%估價,但成交睇落再低一成;另一間17年買落既,賺兩成賣咗,拉勻打個和,拎去做下定期先。」
  • 「+5%,低我20層 上個月中仲成交高我25萬,2年半前買。」

網民分析:買樓長線一定升

除「大鬥慘」之外,更有不少網民拋出心得,指出買樓作投資是好選擇,形容「長線一定升」;亦有網民耐心作出分析。

  • 「自住驚X咩,遲早升。」
  • 「根本長線一定升。」
  • 「自住當交租。」
  • 「一日未賣一日都未輸。」
  • 「同週期股一樣,摸咗頂就有排,要等下週期。最大既問題係人地食糊,個價才返家鄉先係最大鑊。一來一回輸人地幾十年打工錢。」
  • 「公屋用家以王者姿態輕鬆路過,笑而不語。」
  • 「依三年仲買唔抵可憐。」
  • 「我AA話真係好X多移民盤,流失好多有學識中產,全部賣樓走人。」
  • 「20年後港樓深圳價。」
  • 「算啦早買早享受,嘆咗一年有自己屋嘅生活都好。」
自住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樓宇整體買賣料錄3,700宗 創47個月新低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截止至11月16日,2022年11月份整體樓宇買賣合約登記暫錄1,933宗及153.9億元,預計全月錄3,700宗及300億元,將較10月份的4,443宗及327.6億元,分別下跌16.7%及8.4%。

宗數將創自2018年12月3,038宗後的47個月新低,金額將創自2020年1月290.4億元後的34個月新低。利率持續向升,買家的入市態度趨向審慎,影響整體樓市交投疲弱。

延伸閱讀:荃灣家庭客幾年前「落錯車」錯過升浪:730萬原價再上車冀一雪前恥

延伸閱讀:潘蘇通出招反制、入稟禁會計師樓接管傲玟:違約事件「並無發生」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中新社、政府新聞處、連登討論區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