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自製銀債效能,維持更持久回報 資料圖片

年輕人自製銀債效能,維持更持久回報

理財

廣告

「這一次銀債最低派5%喎,抽唔抽得過呀?」

這兩個星期,已有很多老友記向筆者問這個問題,坦白說,以3年期限、5%息率看,這次銀色債券(簡稱銀債)發行,政府確是益街坊的,甚至乎是有點跟銀行定期存款「爭生意」的感覺!

根據去年銀債發行後公佈的結果:申請20手(即20萬元)或以下的客人是皆大歡喜的:全額派出認購份額,其餘客人則抽籤看是否可多派一手,最多也是可認購21手。而去年已開放給59歲的準老友記認購,今次也維持,息率由4%增加至5%。由於近年是嬰兒潮相繼退休的高峰期,所以筆者估計這次銀債發行會相當熱鬧,有客人甚至問是否應賣掉早前認購的i-bond(因息率只有2%)而去抽銀債,能否20手內穩派也未可料。

銀債是吸引的,但終極問題是你的年齡是否符合要求,如太年輕,要追求高息,莫非又要去銀行做定存?現在很多要求:開新戶口需排期(每次開戶也要用不少時間),要存入新資金、期滿再贖時不知下期息率如何⋯,筆者也聽過很多客人一開始時很雀躍,但一聽到只是要排三個月才能到銀行開戶時,什麼興致也消失了!

別看Jane (32歲)年紀輕輕,原來對投資方面完全搞不清,10年來的積蓄也只是放進活期戶口,兩年前保險顧問建議她以保險方案作儲蓄方案:每年供一萬元,為期20年,積存生息。但要接近20年後才能歸本,雖說Jane資金也充裕,但面對這一個長線儲蓄方案,她也質疑是否最好的選擇。Jane 看到銀債發行資料,對年息5%十分感興趣,但奈何自己還有28年才是老友記,銀債對她真是十分遙遠啊!

但Jane 希望穩定收息,仍有可能嗎?筆者建議可找一些高息的儲蓄保險,和Jane 已投保的保險不同:舊方案像儲水庫,慢慢累積,對日常財政影響不大,但回本期較慢,而這新方案以單一存款模式開立,爭取儘快歸本,在中線開始獲得更高的回報。

假設Jane 現在投入20萬元在一個高息儲蓄保險,大概在3年後便可歸本,若這20萬元是暫沒用途的積蓄,大可繼續滾存生息,在28年後(60歲)可取回約90萬元,折合平均年回報約12.5%,比銀債息率高一倍有多,更可維持28年;若要取得和銀債一樣的息率,她可以在第14年後提款,取得平均5.4%的年回報。

但銀債期限只是3年時間,這方案那時才歸本,效能相差太遠了!表面上或許是的,但想深一層:
1. 銀債是益老友記的,不是全人類;
2. 它亦有認購限額,不是你想要多少便認購多少;
3. 3年後銀債期滿,取回本金,之後怎樣呢?如果仍有這樣高息的產品,意味著我們仍處於一個高息年代,隨時是供樓貴、通脹高的情況,客人更需要找抗高息、抗通脹產品,那時的方案設計是怎樣的呢?時間配合得到嗎?若息率回落,新推出的方案也會隨之將息率回落,沒辦法賺高息了。

筆者認為理財規劃需兼顧長中短線各目標,Jane已購入的保險是長線方案,在短線回報肯定不理想,銀債是短線方案,沒辦法處理長線目標(也受年齡所限),這次建議的高息保險是中長線方案,各方案各司其職,沒有最好,只有最合時機。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