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港交所11年 從鑽井工人到中環銀行家 李小加自比水利工程師

由邊做石油鑽井工人邊學背英文單字 到掌舵港交所11年 李小加任內聯通中港投資市場

職場

廣告

2020年12月31日,前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提早離任,港交所的「李小加時代」正式落幕。掌舵11年間,在他的帶領下,港交所這艘「大船」屢屢調整方向,突破傳統,發生多次重大制度變革。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Getty Images、unsplash

「這11年來一定要用一個詞形容我自己,我覺得還是『尋夢』。就因為在追夢,所以我喜歡多問『why not』,然後不斷去探尋。」李小加在卸任前最後一次面對媒體時感慨。

在告別信中,李小加自稱曾是無知懵懂的窮小子。不過,回顧進入港交所之前的職業軌跡,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又何嘗不是一部追夢史?

從鑽井工人到中環銀行家

李小加祖籍東北,1961年生於北京,在甘肅長大。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國海洋石油(00883)做石油鑽井工人。 在渤海灣採油鑽塔上學英語背單詞,是他和同齡人不一樣的消遣方式——也成就了他「知識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內地恢復高考之後,李小加因為堅持自學,被廈門大學錄取,主修英國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國日報》成為記者。

1986年,赴美留學的李小加開啟「學霸」模式,在阿拉巴馬大學獲得新聞系碩士學位後,又繼續深造,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博士學位。 憑藉實習時的出色表現,畢業後他進入華爾街最大的Davis Polk & Wardwell律師事務所,負責證券及兼併與收購。 1994年,他受邀加入美林證券,期間組織牽頭中海油、中國移動(00941)等一系列資本市場的重大交易與證券發行;五年後升任美林中國區總裁。

2003年進入摩根大通,負責在華業務。 2009年港交所董事會宣布委任李小加,接替周文耀出任行政總裁,由2010年1月16日起生效。為確保工作交接順利,他於2009年10月16日履新,成為港交所歷史上,第一位非本地行政總裁。

聯通中港投資市場

因為他的內地背景,曾被視作交易所裏的「外來人」,上任之初備受爭議。 但他最終卻成為港交所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掌舵者,更推行了諸多改革措施。 記者的職業經歷,讓李小加與媒體溝通毫無障礙,他特別擅長「打比方」——稱自己的工作是「水利工程師」,所謂水,即金融活水。 他說自己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連水」;二是「換魚」;三是跨界,四是讓港交所的交易體系更加現代化。

「連水」的一個重要成果即互聯互通,聯通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 不過,剛開始構想和內地互聯互通時,不少人覺得這是痴心妄想,畢竟兩地市場的巨大差異,怎麼可能直通? 然而,2014年11月,連接香港和上海證券市場的「滬港通」正式通車;2015年10月港交所簽署「倫港通」合作備忘錄;2016年12月「深港通」開通;2017年,債券通開通。

掌舵港交所11年 從鑽井工人到中環銀行家 李小加自比水利工程師 |莊夢奇
圖片來源:unsplash

最終,曾經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各種互聯互通機制,在李小加的推動下,都成為現實。 在「換魚」方面,港交所修改主板上市規則也是一大創舉。李小加認為,港交所「本身就是世界的海洋」。 然而,2014年謀求集團整體公開招股(IPO)上市的阿里巴巴(09988)改道美國,與這單「大刁」失之交臂,是港交所一直以來的遺憾。

修訂規則引魚入魚缸

在其後數年,李小加致力推動港股IPO改革嘗試。 即使外界非議他在為港交所謀私利、為個別公司上市開道時,他並不害怕公開討論,直言:「對於香港而言,丟掉一、兩家上市公司,可能不是甚麼大事,但丟掉整整一代創新型科技公司就是一件大事,而未經認真論證和諮詢,便錯失了這一代新經濟公司更是一大遺憾。」 他堅持不懈努力奔走,力排眾議,2017年底終於得償所願。

2018年4月,港交所正式生效修訂主板上市規則,同股不同權(WVR)架構公司和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被允許在港上市。 「這是港股市場近25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機制改革,也是最具爭議的一次改革。」李小加總結說:「隨著改革的完成,香港資本市場將迎來激動人心的新時代,香港會成為孕育創新公司的世界級搖籃。」 如他所料,新規出台後「魚兒」紛至沓來。 小米集團(01810)、美團(03690)等科技企業及許多生物醫藥企業來到香港上市;而其後阿里重回香港上市,港交所更是迎來一輪新經濟上市潮。

李小加在港交所的職業生涯,在外人看來的高光時刻,實際上卻是爭議中的負重前行。 但他本人卻非常謙遜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這個時代。「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一個極不尋常的30年裏,無論你多麼成功,你的故事再獨特,最終都應該感恩這個時代。」李小加說。

掌舵港交所11年 從鑽井工人到中環銀行家 李小加自比水利工程師 |莊夢奇
資料來源:本刊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