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ap 扣稅

QDAP扣稅兼享 退休後每月自製現金流

理財

廣告

想慳稅,同時為日後退休作準備,每月領取保證入息,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QDAP)就符合以上要求。保險公司推出的年金產品須符合保監局的條件,才會獲認證為QDAP,目前在保監局名單上,仍接受新投保申請的QDAP至少有23隻。QDAP選擇眾多,花多眼亂,在比較產品時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否則,中途退保隨時引致損失。

延期年金產品可理解為自製長糧,一筆過或分期支付保費,待滾存一段時間後,保險公司會在指定期內每月派發固定金額。

年免稅額上限60,00元

符合保監局要求的延期年金產品,可獲認證為QDAP,每年扣稅額上限為60,000元,納稅人在每年3月31日前支付保費達60,000元,便可以在稅季享有扣稅。

以現時薪俸稅最高稅階17%計,納稅人購買 QDAP,每年最多可節省10,200元的稅款。

此60,000元的免稅額,會與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共用,納稅人可同時購買QDAP及向TVC賬戶供款。

如供款人於同一年度,同時購買QDAP及向 TVC賬戶供款,扣稅額會先扣除TVC部分;餘額則用作扣減QDAP的保費。

qdap 扣稅
(圖片來源:iStock)

年金派發期可致終身

雖說QDAP設計符合保監局的框架要求,但每隻產品的供款期、累積期和入息期都不相同。

市場上的QDAP供款期一般分為5年或10年,但有些年金產品的派發期為10年;有些派發期更長至20年,甚至可派終身。

為提高QDAP的透明度,保監局要求保險公司須在產品資料概要披露其內部回報率(IRR)。一般來說,IRR愈高,代表投資的回報愈大。

普遍而言,當QDAP的供款期較短,累積期較長、或者較遲才開始入息的QDAP產品,符合上述要點的產品其IRR會傾向較高。

市場上QDAP產品花多眼亂,為方便市民比較,保監局推出搜尋工具「年金至識揀」,讓使用者可以按照其需要和偏好,篩選及比較QDAP產品。

用35歲投保作例子,投保人選擇五年供款期,並於65歲起開始領取年金,年金領取期10至20年。

立橋人壽IRR最高保證逾3厘

據保監局的搜尋工具顯示,以最高保證IRR計算,立橋人壽為各款產品中最高,為3.17%。

其後依次分別為永明金融,最高保證IRR有2.55%;富通保險有2.39%;中銀人壽最高保證IRR也有2.28%。

在立橋人壽的產品小冊子顯示,舉例45歲男性,選擇五年供款期,每年繳交10,000美元(約78,000港元)保費。

經五年累積期,在50歲開始領取年金,派發期20年,每月保證年金為304美元(約2,371港元),此例子的保證IRR為3.07%。

IRR高固然吸引,但投保人在投保時,也要考慮到自身現金流情況,擬定適合的供款期及入息期。

若怕年金派發期只有10至20年,派至85歲完結後,儲蓄不足以保障生活,可以考慮派終身的 QDAP產品。

想用QDAP來對沖長壽風險,領取年金至終身,中銀人壽一款QDAP可派發年金至終身,受保人由60歲起,終身派發每月保證年金入息。

另外,永明金融QDAP的入息期也可以長至100歲,就不用怕長壽百歲時,沒有穩定的入息收入。

納稅人若有意趕在3月底前購買QDAP扣稅,多家保險公司都有提供QDAP保費回贈優惠。

其中,立橋人壽推出延期年金投保優惠,客戶於3月31日前,成功投保「存」為未來(優越)延期年金計劃2,選擇五年供款期,可享全期每年3%保費折扣。

qdap 扣稅
(圖片來源:iStock)

宏利保費回贈18%

永明金融為其豐碩延期年金計劃,提供首年年度化保費最高8%保費回贈,不論是5年或10年供款期,首年年度保費達9,000美元或以上,便可享8%保費回贈

另外,宏利的「歲稅樂享延期年金」,在3月底前投保,在首個保單年度18%保費折扣優惠。

另一邊廂,友邦亦為年度化保費達5,000美元或以上的QDAP保單,提供17%保費回贈(扣稅三寶系列二)。

首年退保要蝕逾一半

提前為退休生活打算,雖然QDAP確實可以為退休人士每月提供穩定的現金來源,但也有幾點要留意,評估是否適合自己。

首先,QDAP本質屬於保單,投保後一旦有資金周轉需要,想提前退保會有損失,可能無法取回已支付的保費。

以保誠QDAP產品為例,5年供款期和累積期和20年的年金期,在供款首年後退保,價值只剩首年年繳保費的35%,要慘蝕超過一半。

因此,在決定購買QDAP前,須考慮自己是否在未來一段時間也能供得起張保單;否則,未儲到錢就要先蝕一大半,隨時打亂財政安排。

若想買QDAP,又擔心工作未必太穩定,隨時無法供款,也可考慮部分有設有保費假期的QDAP產品,選擇暫時暫停繳交保費。

延伸閱讀:屯門「月光」爸爸炒燶股票損手 欠債50萬:應否用父母公屋綠表上3房?

延伸閱讀:請假信英文| 如何向上司請病假、事假?兩大參考句式 打工仔必學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