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財經 華爾街傳說

華爾街傳說︳台灣小子從讀書被欺凌 到統治 AI 帝國的「皮褸教父」

即時財經

廣告

你可能在科技大會的舞台上見過他:身穿黑色皮褸,手持最新晶片,面對成千上萬的粉絲,慷慨激昂地演講。他有時會哽咽,有時會大笑,看起來更像一位搖滾巨星,而不是全球最具價值科技公司的 CEO。

他就是 NVIDIA 的創始人黃仁勳(Jensen Huang)。

他的故事,遠比你想像的更具戲劇性。從一個在美國寄宿學校被欺負的台灣小子,到統治 AI 帝國的「皮褸教父」,他的一生,完美詮釋了「反主流」商業哲學的勝利。他的成功,來自遠見。而今天,美股盤後,這部傳奇故事將揭曉最新篇章。

從「被打」到「征服」

黃仁勳在 9 歲時隨家人從台灣移民美國,在寄宿學校因口音和內向而受到欺負。這段經歷塑造了他堅韌的性格。在創辦 NVIDIA 的早期,他曾在一間餐廳裡,用 800 美元的積蓄與兩位朋友共同描繪公司的藍圖。

那時的晶片市場是巨頭的天下,而黃仁勳卻選擇一條無人問津的路:專注於繪圖處理器(GPU)。這個決定讓公司一度瀕臨破產,但他從未動搖。他曾說:

「我們在 2007 年面臨破產,當時我不得不解僱了 90% 的員工。那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天,但我們從未放棄。」這份「不放棄」的信念,為他日後數十年佈局 AI 帝國埋下了伏筆。

皮褸下的「極致長期主義」

黃仁勳的「極致長期主義」,是他能擊敗所有對手、建立壟斷地位的關鍵。早在 2006 年,當 AI 概念尚未普及,NVIDIA 就投入巨資,開發了一套名為 CUDA 的軟體生態系統。

這套系統讓程式設計師能更方便地使用 GPU 進行平行運算。這個決定在十年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當 AI 大模型的時代來臨,所有需要龐大運算力的公司都發現,只有 NVIDIA 的晶片能完美運行,而 CUDA 系統則像一條「高速公路」,讓所有 AI 應用都能暢行無阻。這就是 NVIDIA 最深的「商業護城河」。

現實與挑戰:45億 的代價

黃仁勳的成功,最終反映在冰冷的財報數字上。根據NVIDIA 截至 2026 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其收入為 441 億美元。然而,這份財報卻顯示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GAAP 毛利率僅為 60.5%。這背後的原因,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美國政府新的出口許可要求,NVIDIA 面向中國市場的 H20 產品需求驟減,導致公司產生高達 45 億美元的費用。若不含此費用影響,NVIDIA 的非 GAAP 毛利率應為 71.3%,這再次證明其恐怖的盈利能力。

未來的三大挑戰

儘管 NVIDIA 統治著 AI 晶片市場,但挑戰正在逼近。

  • 來自巨頭的競爭: 谷歌(Google)正在開發自己的 TPU,亞馬遜(Amazon)也推出了自研晶片。
  • 客戶自研晶片: 微軟(Microsoft)和 Meta 等大客戶,也正在投入資源,試圖減少對 NVIDIA 的依賴。
  • H20 銷售受阻: 由於地緣政治因素,NVIDIA 在中國的產品銷售面臨嚴峻挑戰,這也為其未來收入帶來不確定性。

這些風險,是黃仁勳和 NVIDIA 團隊必須面對的現實。

展望未來:Q2 財報的「命運之問」

今晚,市場的目光將聚焦於 NVIDIA 盤後發佈的 2026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這份報告將回答市場最關鍵的疑問:

  • Q1 的挑戰是暫時的嗎? 財報將顯示,NVIDIA 是否已消化了 45 億美元的衝擊,並恢復其核心業務的高利潤率。
  • AI 基礎設施的需求還在嗎? 財報中的數據中心營收將是衡量全球 AI 熱度最直接的指標。

正如黃仁勳本人所說:「我們的突破性 AI 超級計算機 Blackwell NVL72 是專為 AI 邏輯推理任務設計的‘思考機器’ … 全球對 NVIDIA AI 基礎設施的需求空前強勁。」他的皮褸人設,是他「反主流」「真誠」商業哲學的外在體現。他的眼淚,是他對公司與願景的極致熱情。今晚,市場將給出最公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