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fufu labubu

山寨「Lafufu」暢銷海外 價錢僅正版十分之一 CNN:4成賣去美國

時事

廣告

由中國潮玩龍頭泡泡瑪特(Pop Mart)推出的「Labubu」公仔,憑其獨特的「醜萌」設計席捲全球,成為收藏家與年輕人的新寵。然而,這股熱潮也催生了大量山寨版「Lafufu」,以低價與新奇功能吸引消費者。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這些仿冒品不僅在中國市場氾濫,更遠銷海外,其中美國成為最大出口地,佔據超過40%的市場份額。

山寨「Lafufu」的價格誘惑

正版Labubu價格動輒數百元人民幣,稀有款甚至在二手市場炒至數千元,相較之下,山寨版「Lafufu」僅售約十分之一價格,且部分款式具備「唱歌跳舞」或發光功能,深受消費者青睞。報道中,美國德州一位50歲單親媽媽荷瑞斯(Danielle Horres)分享,她11歲的女兒在跳蚤市場以20美元(約156港元)購入一隻會發光的「Lafufu」,並為其取名「Gary」。她笑言:「我50歲了,原本沒時間玩玩具,但這隻又醜又可愛的公仔就像個小寶寶,讓人忍不住想留下。」此外,福建29歲糕點師毛毛,因正版價格過高而選擇山寨品,坦言:「對我來說,它就是個娃娃,貴到幾百元的正版我實在接受不了。」

山寨熱潮背後的商業運作

「Lafufu」的熱賣帶動中國廣東與河北的小型工廠競相生產。一名東莞廠商透露,今年7月高峰期,其工廠單月售出15至16萬隻「Lafufu」,利潤高達200萬元人民幣(約219萬港元)。他表示:「許多粉絲買不到正版,才轉向山寨。」美國市場需求尤其旺盛,超過四成的仿冒品銷往美國,部分透過跳蚤市場與線上平台流入消費者手中。然而,這些山寨品質量參差不齊,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警告,部分「Lafufu」存在小零件脫落風險,可能對幼童構成窒息危險,促使當局加強進口監管。

知識產權與市場挑戰

泡泡瑪特為保護品牌,已在中國申請「Lafufu」商標,試圖阻止仿冒商註冊該名稱,並積極在全球電商平台發起維權行動。然而,山寨品氾濫不僅損害品牌形象,也挑戰知識產權保護的執行力。消費者對低價仿冒品的熱衷,反映了「Labubu」熱潮背後的市場需求與價格敏感度。未來,泡泡瑪特需在提升正版可負擔性的同時,加強打擊山寨品,並透過創新設計與行銷策略鞏固市場地位。這場「Labubu」與「Lafufu」的較量,無疑是全球潮玩市場競爭與創新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