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季度業績 反映AI硬件行業前景
輝達截至2025年10月26日的2026財年第三季報中,實現創紀錄的570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62%,超出市場預期的549.2億美元;淨利潤為319億美元,同比增65%;經調整後的每股收益為1.3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25美元。
輝達預期本財年第四季度營收約為650億美元,上下浮動2%;毛利率約74.8%,上下浮動50點子。按公司第四季度的營收指引,預示營收較三季度環比增長約14%。剛公布的三季度營收環比增長22%。
下游客戶情況成關鍵
從環比增速角度看,有營收增速放緩趨勢。考慮公司的營收基數持續擴大,營收環比增速放緩是合理預期現象。然而,對比上個財年第四季度營收,公司預計本財年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升約65%,略高於第三季度62%的增速。
輝達財務總監(CFO)在業績會表示,公司計劃在下一財年即2027財年,將毛利率,維持在70%的中段區間。這暗示明財年毛利率與本財年毛利率相近。
輝達CFO表示在Blackwell和Rubin的營收有望達到5,000億美元。按財務指引,公司預計本財年的營收將達2,100多億美元。從CFO的產品營收預期來看,未來營收仍有很大增長空間。然而是這5,000億美元產品營收能否兌現,因這要看下游客戶,例如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擴展情況,這也是市場關注的風險。
輝達行政總裁(CEO)黃仁勳表示,並未看到人工智能泡沫。
筆者認為他說未看到人工智能泡沫的說法是合理的,因人工智能基建如數據中心仍在建設階段,對上游硬件設備需求強勁。
然而,市場擔憂的是人工智能股的股價泡沫,所以他說的行業泡沫與市場擔憂的股價泡沫,不是同一件事情。
市場擔憂的是這些人工智能數據中心能否帶來合理投資回報,若回報低將降低對未來的硬件需求下降,並且對當前大型數據中心建設企業股價估值產生泡沫。
筆者認為,資本巿場擔憂人工智能股的估值泡沫是好消息,因為愈來愈多投資市場參與者討論,泡沫風險將愈充分反映在股價,這當然對股價產生一定壓抑作用,從而讓股價回至較合理水平。
如輝達的季度業績及其對未來業務的展望,讓投資市場能每三個月可從業績基本面估股價的合理性。
公司股價在10月創新高212.19美元後,開始震盪回落,顯示投資市場在公司公布業績前對股價的泡沫擔憂。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