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樓

供樓加供養父母 30歲的財產要點分配|財智姊妹淘

投資

廣告

讀者Karen今年30歲,即將接棒供樓和供養快退休的父母,她是否準備好呢?

撰文:財智姊妹淘|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unsplash

收支及資產情況

收入:工資$40,000

資產:

  • 現金$400,000
  • 股票 $500,000

支出:

  • 家用 $5,000
  • 個人支出 $10,000
  • 強積金 $1,500
  • 保險 $1,300
  • 旅遊儲備 $3,000

每月盈餘 :$19,200

凈資產 :$900,000

供樓養家的理財建議

Karen父母3年前剛買樓,現時仍由父母負責供樓,但父母明年將退休,她預見自己的收入不能支撐家中開支(增加$5,000至$10,000)及供樓費用(每月$25,200,1年後按揭餘額約$270萬,尚餘10年供款期),她應怎樣做好資金預算呢?由於父母也累積了$600萬作退休金,基本生活不成問題,但也不希望日後Karen的財政負擔太大,所以考慮取出$150萬作部分還款,後遺症便是退休生活質素下降,恐怕最後也要Karen費心,兩老更不願見到!

面對快將來臨的龐大開支,Karen應怎樣擔起這頭家呢?筆者有以下建議:

凡是有轉變,最痛苦往往是在開始、適應期時,所以一些非必要支出可想想怎樣減省,謹慎理財;工作也要努力加油,增強自己升職、加薪、甚至跳槽的本錢。開源或有難度,節流效果可更快!Karen喜愛旅行,每年會去1-2次,平均每月預留$3,000作旅遊儲備,但家庭開支大增後相信也難維持現有質素,筆者建議她短期內每年只旅行1次、並選擇較鄰近地區,並限制旅遊儲備至每月$1,500,那樣她每月便可增加$1,500儲蓄額至$20,700 ;

樓按部分:若將$150萬全數投入樓按作部分還款,每月供款將減至約$11,000,對Karen財政負擔可大幅度下降,但引伸的問題便是父母的資金即時少了一截!筆者建議Karen考慮以投資來跑息差,既可保留一定資產在身邊,也可透過息差再一步減低供樓開支;作個比喻:如這$150萬可每年爭取4%回報,並將這$150萬分段提取作供樓用(以10年為期限),那每月可提取$15,000以補貼供樓用途,那時Karen每月只需供約$10,000,雖然兩者相差金很少(每月只差$1,000),但資金不會一次過消失了,萬一在中段時間需錢急用,也可周轉一下,對父母甚至Karen的心理壓力可減低!

投資策略方面也不宜太進取:近年香港經濟較弱,下行機會較大,所以應選擇收租或收息股為主,並可加入一些環球健康護理基金,這投資版塊和經濟情況的相關性較低,近年在環球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健康護理版塊是一個較穩定的選擇,始終人口老化在已發展國家情況嚴重,新興地區又隨著經濟增長對藥物要求增加,而近年的併購活動也帶動股價上升,而且在投資組合加入環球元素,更可分散風險,對Karen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既然Karen 仍有一定的現金,可考慮將部份撥至年金計劃,賺取穩定利息回報,令自己日後生活更有保障。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欲請教專業顧問,歡迎電郵至此

延伸閱讀:31歲月賺$25,000 想買村屋 條數要點計?|財智姊妹淘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