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移民前物稅務考慮(二)- 投資類資產

理財

廣告

上回提及Peter 一家人準備移民英國,希望在離開前在稅務上好好部署,保險類的注意事項已談及了,今回會談談投資類項目。

Peter 及太太持有的投資類項目有港股、基金、投資相連保險(簡稱「投連險」)等,共約200萬元。雖說都是投資類,但稅務上卻有不同的處理。

在港股的買賣上,需付不同的手續費,其中印花稅便是香港政府所徵收的稅項,亦也僅只於此,資產增值稅、遺產稅、股息稅等等皆不需付。至於基金,就只需付基金公司(或代理人,例如銀行)所訂立的買賣差價便可以,連印花稅也無需繳付。投連險也是無需繳付印花稅。

英國又怎樣呢?英國主要的稅項包括入息稅、資產增值稅和遺產稅,而投資類都會牽涉上述的三類稅項,就讓我們逐一分析。

除了股票買賣相關的手續費外,投資者需留意資產增值稅的計算方法。以今年的資產增值稅政策計算,每名稅務居民有6,000鎊的免稅額,比往年大幅減少(往年的免稅額是12,300鎊),而稅階也縮窄了 – 即是說有很多人會跌入稅網或較高的稅階,非物業類的資產增值稅率最高為20%,在每次買賣時徵收,以賣出價扣減買入價(收益)來計算增值額。若當年招股上市時已持有騰訊這類高增值股,現在賣出時需付的資產增值稅,或許是一個天文數字!另外不要忘記股息部分需繳付入息稅,所以就算手持中電等股價較為平穩的收息股,也一樣是稅網難逃!

基金在計算資產增值稅(已審批的退休基金除外)和入息稅(派息)的方法是和股票一樣的。

難怪很多計劃移民的朋友在離開前將這類資產沽出,其後再購入(重設買入價)的舉動,但請留意需等待30天才再購入。

投連險又怎樣呢?由於這是以保險作為主體,內含的基金買賣並沒有涉及實際資金的流出,所以這部分的收益是不需支付資產增值稅的。不需交稅這麼的好?當然不是啊,只是在提款時或需繳付入息稅,但在怎樣計算時也有一些有趣的點子分享一下。

假設你需取消投連險並取回款項,收益部分是需要繳付入息稅的(連同薪金一起計算),現時入息稅的免稅額是12,570鎊,最高稅率是45%(今年稅階也是縮窄了,令很多人跌入較高稅階)。但若你只是從投連險中提取少部分作生活費,那麼本金的首5%可免入息稅,今年沒提款、用不著這免稅額,也可累積至以後使用。聰明的讀者應立即意會到這免稅安排只能維持20年,之後便要繳付入息稅了。是的,但20年後Peter 已或將退休,便可根據本身免稅額來從投連險中提取款項,從而增加實際可提取的金額。

另一大稅項便是遺產稅,股票、基金類需付遺產稅,而投連險的受益人若是配偶,則可豁免遺產稅,但這筆錢日後配偶仍需繳付相關的資產增值稅、入息稅,身故後仍需繳付遺產稅(除非再婚)。那只是延後了要交稅的時間吧了?筆者看仍有些點子可參考 – 新一代的投連險容許更改受保人,甚至加入備用受保人,在原受保人離世時會自動更改,變相令保險不用啟動「身故賠償」程序,自然無需繳付遺產稅,更可達致家族中的跨代資產承傳。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列之年利率僅供參考,實際計劃之回報率可高於或低於本文章內所列之數字,並會以保單簽發時有效的年利率為準。有關計劃條款及細則,以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為準。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用途,並屬於作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保證所有資料準確無誤,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服務之推介、邀約或游說。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