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賺過10萬 後生女承繼傳統做繡花鞋

創業

廣告

提起「繡花鞋」大家可能會聯想到這是很傳統的東西,90後女生Miru年紀輕輕就繼承家中《先達商店》的繡花鞋生意,旺季時生意在2、3個月內可達6位數字。

 

一畢業接手生意

Miru自小也有到家中舖頭幫手,畢業後在考慮選擇打工還是接手家中生意時,因修讀平面設計時的畢業作品是研究繡花鞋和重塑品牌而決定把計劃實踐出來,因而接手家中生意。

 

Miru在製作畢業作品時發現這門生意其實有很多方面都可以發展,例如工作坊或是做collection等,因為當時把整個架構做了出來,畢業後就把計劃付諸實行。

 

將傳統文化發揚

繡花鞋的生意原本是由Miru的爺爺在1958年創立,中段時因客人開始覺得繡花鞋「老套」而開創了很多新款,例如喱士、花布等較西式的設計,但之後都沒多大變化。Miru形容爺爺經營繡花鞋生意是「過日辰」,主要做熟客生意。到Miru爸爸接手時便開始改良物料,但經營方式仍未改變。

 

到Miru接手生意後,她目標是傳承這項傳統手藝,不只單單經營商店,Miru還開設工作坊教授學生刺繡,讓客人親自學習,體驗親手造一雙鞋的過程。Miru在工作坊不單只學習整鞋刺繡步驟,還會解釋繡花鞋的歷史,如不同款式及設計的原因、不同刺繡的意思等。

 

開工作坊除了多一個渠道宣傳店舖外,更可令營業額增加,例如很多工作坊的學生是對手作有興趣而參加,但在接觸過後他們會到店舖買鞋。另一方面,店舖的客人知道繡花鞋是人手做又會對工作坊有興趣,令兩個項目的生意互惠互利。

 

Miru指在兩個項目中依然是店舖收入較多,皆因工作坊的學生在課堂只會學習刺繡部分,造鞋的工序基本上要由Miru自己一手包辦,當中會花太多時間,如果Miru開太多工作坊就會令店舖的鞋量減少。因為想保存舊有的營業方式,不想店舖變成訂造的店舖,Miru會選擇花時間在造鞋上。

 

Miru指賣繡花鞋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例如臨近新年時生意會比較好。在淡季時她就會多開工作坊來幫補收入,她透露,在旺季收入最高2、3個月可達到6位數字。

成為舖頭「生招牌」

Miru已先後被各大媒體訪問,甚至有日本電視台來訪問過。Miru對自己成為店舖的生招牌不抗拒,而且作為女生在宣傳上亦有好處,例如女生可以親自示範繡花鞋如何襯衫等。但她又指雖然不介紹用個人身份宣傳,但不想自己成為焦點,畢竟繡花鞋才是主角。

 

對於舖頭未來的計劃,Miru一直有收學徒教授做繡花鞋,但全都是part-time型式幫手。另外,她亦有在其他渠道宣揚繡花鞋和刺繡傳統,Miru之前已經寫了一本講關於舖頭故事和講繡花鞋歷史的書,而現在亦在寫一本手工書,讓人不用親身上工作坊亦能學到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