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經濟復甦有得再炒!百威亞太(1876)飲勝之選 股價隨時升多25%

後疫情經濟復甦有得再炒!百威亞太(1876)飲勝之選 股價隨時升多25%

投資

廣告

啤酒巨企百威亞太(01876)是全球最大啤酒生產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的亞太區旗艦。與母公司不同,集團以高增長作賣點。隨著疫情在不少國家開始受控,經濟社交活動逐步恢復過來,是時候捕捉啤酒行業的復甦先機。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圖片、Getty Images圖片

百威英博於2019年7月分拆百威亞太來港上市,以零售額而言,是亞太區最大啤酒商。當時公開招股(IPO)集資額高達764億元,屬新股巨無霸;惟遇著市況
逆轉,集團最終暫緩上市計劃。

兩個月後捲土重來,將集資規模縮減一半,並且引入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為基石投資者;公開發售部分,最終獲逾兩倍超額認購,以招股範圍下限27元定價。

首日掛牌造好,收報28.2元,較定價高出4.4%。

上市一年多晉身藍籌股

由於百威亞太上市後市值一舉突破3,700億元大關,恒生指數公司按快速納入機制,將其納入多個指數之中。

2020年11月,恒指公司將其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同年12月7日正式晉身藍籌行列。

集團從事釀製、進口、推廣、經銷及出售啤酒產品,擁有及獲許可使用的啤酒品牌超過50款,銷售至亞太區逾35個國家及地區。

其中主打百威(Budweiser)始於1876年,由創始人Adolphus Busch釀造,配方已傳承五代。

品牌組合當中還包括全球最暢銷墨西哥啤酒Corona、比利時Stella Artois、Hoegaarden、Leffe、德國Beck’s、Franziskaner-Weissbier、印度Haywards 5000、Knock Out、南韓Cass、OB Premier、Redrock、中國哈爾濱啤酒、雪津啤酒;另外有精釀啤酒品牌Goose Island、拳擊貓及Hand & Malt等。

雖然2020年疫情突然來襲,集團收入及純利皆大受影響(見圖表一及圖表二),但2021年首季明顯已呈復甦勢頭。

後疫情經濟復甦有得再炒!百威亞太(1876)飲勝之選 股價隨時升多25%

集團截至今年3月底止第一季,總銷量按年大升64.6%,至20.78億公升;除因比較基數較低外,期間實行高端化策略及舉辦農曆新年活動刺激銷量。

其中內地市場尤其強勁,首季銷量及收入分別增長84.6%及92.5%;零售及電商渠道的市場份額均有所提升;印度市場銷量及收入亦錄得雙位數增幅。

集團第一季收入16.26億美元,增長63.7%,遠高於市場預期。扣除非經常性項目,正常化經營現金溢利5.28億美元,增幅192.9%,較市場平均預測增長166.4%為佳;正常化經營現金溢利率提升14.6個百分點,至32.5%。

相對於疫情爆發前,今年首季銷量較2019年首季減少5%,至於收入僅微跌0.1%;正常化經營現金溢利則下跌6.3%。

受惠營運效率提升,每百升銷售成本下降,帶動毛利顯著上升97.3%,至8.59億美元;毛利率大幅改善8.97個百分點,至52.8%;更值留意是毛利率已超越2019年首季,且高出1.1個百分點。

首季業績成功扭虧為盈,賺2.33億美元,相當於1.76美仙;去年同期蝕4,100萬美元。

中金看好百威亞太的高端化策略,估計內地市場高端產品銷量於2020至2023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40%以上,期間銷量佔比將由4.4%,提升至12%。隨著該策略在內地及南韓兩大主要市場獲得體現,料將成為未來增長最大動力。

另外,收入佔比最大的百威品牌有驚喜,今年首季比2019年首季實現雙位數增幅,未有如市場預期因品牌體量而無法錄得增長;隨著市場推廣投入恢復,加上銷售渠道持續在二、三線地區滲透,該品牌增長動力猶在。

南韓及印度疫情添變數

鑒於今年首季業績好過預期,中金將其今、明兩年純利預測分別上調至10.33億及13.09億美元, 即按年增長101.1%及26.7%;維持目標價33.5元(見圖表三),相當於今年預測企業價值倍數26倍,維持「跑贏行業」評級。

後疫情經濟復甦有得再炒!百威亞太(1876)飲勝之選 股價隨時升多25%

交銀國際認為,百威是疫後經濟重開的受惠者,在內地市場全面復甦帶動下,經營現金溢利及純利,已接近回復2019年首季水平。

除此之外,百威最近與威士忌品牌Fireball合作,為其高端酒類品牌在內地獨家經銷;同時與奧地利紅牛亦達成內地獨家經銷權,有利在啤酒市場之外實現產品多元化。

不過,南韓及印度疫情令當地業務仍充滿挑戰,故維持目標價31元。

高盛則調高其今後三年經營現金溢利預測介乎2%至4%;目標價由29元,調高至30元。

惟該行認同南韓及印度疫情將拖低整體表現,與此同時,集團為刺激銷量以進一步搶佔市佔率,將會持續較高的市場推廣投入力度,有機會令毛利率溫和受壓。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