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投資 的盲點 高槓桿 優劣 解構 蔡嘉民

恒生指數50週年!專家教揀藍籌股王3部曲

投資

廣告

11月24日這天值得香港投資者溫故知新,因為當天為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向外發布恒生指數50週年。 1969年11月24日恒指報158.5點。事隔近50年後的11月8日這週,恒生指數大發神威再度升穿250天線,收報27,651點。根據恒指公司提供數據,由當時至上週三(6日),恒指累升173.7倍。無疑過去十年恒指表現遜色,惟恒指公司定期檢討成分股。倘阿里巴巴集團(美股代號:BABA)成功回歸港股,相信在不久之後,將躋身恒生指數成分股之列,勢令恒生指數生機勃發,再上一層樓。正值恒生指數向外發布50週年,今期《經濟一週》「封面故事」將會回顧恒生指數歷年演變,從而綜合出投資藍籌股王的黃金法則,並搜羅十隻最具升值潛力的藍籌股,以供投資者出擊。

撰文:Smart ED編輯部  |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中新社圖片

恒生指數50週年誕生至少兩隻「股王」

過去50年間恒指成分股誕生了至少兩隻「股王」,包括滙豐控股(00005)、騰訊控股(00700)。不過,投資者往往未能識於微時,其實,及時捕捉「股王」有法,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更是箇中高手,下文將會現身說法解構箇中秘技。

恒指由恒生銀行研究部負責人關士光創辦,1969年11月24日正式向外發布,當日收報158.5點。 當時恒指成分股僅33隻,部分成分股已星沉影寂。當年成分股現時仍然力保藍籌地位不失,僅得中電控股(00002)、香港中華煤氣(00003)、滙豐控股(00005)、電能實業(00006),以及太古A(00019)。 截至本週三(11月6日)止,過去50年恒指急升174倍。

無疑近十年恒指走勢令捧場客大失所望,2007年10月30日恒指高見31,958點後,要耗時超過十年時間,直至2018年1月29日恒指始能再破歷史高位,最高一度升至33,484點。 然而,本週恒指回勇,收報27,651點,創四個月以來的新高。 因為中、美兩國同意分階段取消關稅。 內地商務部發言人指,若雙方在未來幾週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會列出取消關稅的金額,倘這個說法獲美方確認,有望終結中美貿易戰。

恒生指數經歷多番轉變

最初恒指僅得33隻成分股,只吸納業務以本地為主的上市公司。不過,時而勢易,1993年港交所(00388)引入首隻H股上市後,香港開始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中資股離岸市場。恒生指數公司遂於2006年開始吸納H股成為藍籌,並逐步增加藍籌數目至50隻。 近年港交所引入同股不同權制度,引入小米集團—W(01810)及美團點評—W(03690)這兩隻同股不同權股票。而短時間內阿里巴巴亦有可能回歸香港上市。

這些股份市值數以千億計,相信已經符合晉身藍籌的市值要求。 去年8月恒指公司行政總裁關永盛表示,下一步將會研究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恒指及國指的選股範圍,惟現時未有具體時間表。 投資者憧憬這些新經濟股晉身恒指,屆時恒指增長動力加強,有望能夠擺脫過去十年橫行格局。 話說回來,50年來物換星移,藍籌更替愈見頻繁,「股王」卻是屈指可數。溫傑指,「股王」必須達到兩大條件,且具三個特徵。由此路進,投資者可自行發掘潛力「股王」。 每個年代都有明星股,但溫傑認為稱得上是「股王」嚴格來說只得兩隻,分別是滙控及騰訊。

事實上,「股王」不應以市值來衡量,真正的「股王」有三個特徵:

  1. 「股王」以年度計純利長期增長。溫傑解釋,業務規模不斷擴展,帶動盈利持續增加。 騰訊就是透過發展不同業務來提高盈利,由最初只是做遊戲, 及後演變到發展流動廣告,甚至目前的電子支付等。
  2. 「股王」在業內擁有無可替代的領導地位,就是客戶的黏性。 溫傑再引騰訊為例,由於內地禁絕國外社交媒體,手機用家只用微信作為即時通訊工具。微信更進駐用戶的網下生活,為滿足衣食住行需求的必需品。如此強大的客戶黏性造出護城牆,鞏固了騰訊的行業地位。
  3. 股價表現長升長有。溫傑表示,所謂的「長升長有」其實有兩個可循指標,分別是遇逆境或大市下跌時跌得少及跌完後可快速反彈並重拾升軌。

其實此亦與上述的「護城牆」效應及盈利狀況有關。「股王」具競爭優勢可帶動盈利持續增長,投資者自然有信心,即使「股王」股價下跌亦不會貿然沽貨。 一旦股價下跌,投資者反而會趁低吸納。而且有散戶血肉長城護住,股價就彈得快點。

延伸閱讀:【收息股點揀?】避開賺息蝕價陷阱 揀收息股6大準則

股王必備兩大條件

之不過「股王」不易做,真「股王」必經成為藍籌階段,但成為藍籌不一定可成為「股王」。 要晉升「股王」之列,其核心業務所在地以及性質為關鍵。

  • 首先,該企業業務的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正持續快速增長。溫傑指,如果業務所在地的經濟低迷,相對難孕育出「股王」。「除非業務獨特;否則,大家唔投資消費,點賺到錢?如果屬全球化企業又或是業務分布多地就另計。」
  • 其次就是行業的性質。溫傑以「股王」滙控做例,以往由於環球經濟好,很多不同金融機構擴張,對滙控有利;相反,近年市況波動,又處於低息環境,那麼靠息差做生意的銀行業,其利息及佣金收入均受到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性質其實易受政策影響。

溫傑續道,現時銀行業法規愈見加強,令法規成本增加,滙控自然是生意難做。至於另一「股王」騰訊,其業務性質並非獨家,卻受惠中央封鎖外國資訊政策。如果Facebook(美股編號:FB)及WhatsApp進入內地,就會削弱競爭優勢;加上阿里巴巴目前還未在香港上市,騰訊沒有對手下遂得以獨大。 要準確預測誰是未來「股王」是不可能的,但溫傑指,投資者可留意上述基本面的變化,為推動股價格上升的動力。若然生變,長升長有的神話就會破滅。及早發掘到未來「股王」只是第一步,下一步當然是要賺盡升浪。光大新鴻基溫傑認為「股王」適合長線投資,放風箏投資法就是最佳策略,始能賺盡數以倍計的升浪。

延伸閱讀:【股票派息攻略】除淨日、截止過戶日及派送日係咩?藍籌股派息日子一覽

藍籌股必勝投資法

投資者要食「股王」升浪,長線投資自是不二法門,建議一直持有該股三年至十年。 不過,買入後不能撤手不理,溫傑表示,投資者亦要定期審視股份的業務表現,再從中一步步篩選出前景較好的,作出換馬的選擇。 假設投資者當初買入滙控及中國平安(02318),但目前而言,滙控的增長動力已不復當年勇;相反,平保成功過渡到金融科技,似乎可看高一線。 如此,可把握機會減持滙控,將資金搬去平保。 溫傑教路,由本身最初持有十隻,逐漸減持表現不濟的或轉買新目到剩下五隻,其後重點集中三隻。

當慢慢加注到三隻時,每一隻的投資金額都「有返咁上下」;加上由初段買入時累積以倍數計的升幅,溫傑建議此時可將持有的股票分開兩部分。 一部分繼續「長揸」,基於個股基本因素不變,不管股價如何變都不用理會,一直「攬住嗰部分」。 至於另一部分就作買賣,溫傑笑言是為滿足投資者賺取短買短賣的快感。 放風箏投資法保利潤 「你諗下騰訊由上市價3.7元,計及一折五效應的經調上市價為0.74元,但現時股價升至300幾元, 係升咗幾百倍。太誇張,完全唔沽貨係違反人性。」 若投資者於騰訊上市之初即買入,現在好難再「買得返」。除非像思捷環球(00330)般,則屬極端例子。

放風箏保持勝果

因此,已持有「股王」或是買到潛在「股王」,緊記一部分「長揸死唔放」;另一部分做短線買賣,採取放風箏投資法。 所謂放風箏投資法,就是當該股股價於高位回落約10%至20%時,才沽貨止賺。溫傑表示,此法好處在於可以推高止賺價,讓利潤滾存,擴大潛在獲利水平。 股價未回落時繼續持有,又不怕股價跌跌不休導致見財化水。 「係唔會舐到最盡,但都可以舐到大部分,唔會令到你賬面利潤消失。」 那麼「長揸」及買賣的比例要如何分配呢?溫傑稱,要視乎持貨的平均價。他說若對公司有信心,而你的平均價很低,「跌極都未入肉」,就可以分配多些到長揸。

溫傑總括:「從基本因素出發, 留意行業發展,而分散投資之下,慢慢做換馬動作,集中你的彈藥在某幾隻,而某幾隻已經累積一定金額的時間,就分成『長揸』及買賣, 買賣部分就用放風箏投資法。」 當有關股份已成為「股王」,好像滙控及騰訊,還未持有的投資者亦可視乎個人取態及策略決定買入與否。溫傑稱,若為賺盡,滙控及騰訊已屬明日黃花,較現時股價再升五倍至十倍並不容易。 不過,滙控具一定規模,且大家熟悉,故仍有投資價值。即使最光輝的日子過去仍有潛力,適合收息一族。 而騰訊好難再升多100倍,但鑒於其業務盈利增長仍快,縱最近股價落後,但競爭優勢仍強。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