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富秦英林靠養豬發達 牧原千億首富惜才如命 以私家車作年尾花紅

河南首富秦英林靠養豬發達 牧原千億首富惜才如命 以私家車作年尾花紅

職場

廣告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過去的2019年,豬就是最大的風口。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養豬本不是稀罕事,但通過養豬登上中國富豪榜的企業家卻不多,秦英林便是其中一位,他憑甚麽靠養豬晉身至河南首富、甚至在今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位列第43名?相信是揚棄了故步自封的小農心態。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室、網站圖片

2月26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內地最大的養豬企業牧原股份創始人兼董事長秦英林、錢瑛夫婦以1,330億元人民幣資產位列中國第十位,蟬聯河南首富。同時他以185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43位。牧原食品股份公司,簡單來說就是養豬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近年來,秦英林、錢瑛夫婦靠著「養豬」穩居河南首富之位。

養豬產業素有「賺一年、平一年、賠一年」的「豬價週期」,此外還面臨瘟疫、環保、土地及資金等諸多難題。許多生意人雖然對養豬的高利潤趨之若鶩,但都在「豬價週期」面前跪底。

人棄我取逆市擴張

秦英林夫婦從22隻生豬起步,創業28年,穿越一個又一個「豬價週期」,終將牧原發展成內地最大的生豬規模化養殖企業—2019年出欄量1,025萬隻,公司淨利潤61億元人民幣。回歸秦英林的成長歷程,他走上養豬致富這條路,早已有跡可循。秦英林出生在河南省南陽市內向縣馬山口鎮河西村,祖輩都是農民。

高中時,秦英林的父親把冬天挖野菜掙來的辛苦錢購買了20隻小豬,但因為疫病最終只有一隻存活下來,從那時起,「靠技術養好豬,不讓悲劇重蹈覆轍」在秦英林內心埋下種子。高考時秦英林的成績完全有機會保送到河南大學,但他一直對養豬抱有執念,必須上農業大學,學與養豬有關的專業。

大學畢業後,秦英林為圓心底的「養豬夢」,辭掉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帶妻子回家鄉建豬場。1993年,他為豬場引進了22隻種豬,正式開始養豬事業。1994年其養豬場出欄生豬2,000隻;1995年達8,000隻,1996年已達11,000隻,總資產高達400萬元人民幣。2000年事業進一步擴大,秦英林註冊了河南省牧原食品股份公司,開始大規模擴張。

「豬價週期」背後,是一個高度散戶化、供求波動劇烈的完全競爭市場。秦英林自1995年開始規模化養殖,以此抵禦週期性價格波動。

有借有還銀行肯貸

秦英林應對「豬價週期」的另一個方法,是逆週期操作,他願意賭,在行業最困難的時候,別人都在離場,他卻在逆週期擴大產能。

「豬養得比牧原好的人比比皆是,為何我們能上市?為何公司的成長過程那麼快?上市後我反思許久才意識到,真正支撐公司發展的就是當年堅持還銀行貸款。」秦英林說。

2006年農業銀行上市股份制改革,擬剝離部分資產。牧原當時在農行貸款2,540萬元,秦英林堅持找銀行還貸,到2007年底全部還清。2010年,在沒有任何抵押物的情況下,中信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主動上門提供貸款6億元人民幣,推動了牧原的上市。秦英林很早就非常重視技術投入,創業初利用高科技手法進行豬舍設計、飼料配制、疫病防治、糞便處理等。

牧原集團先後取得436項國家專利,甚至有多項技術在世界都處於領先水平。比如養豬企業都苦惱的環保問題,牧原集團利用技術手段加工豬糞成為有機肥,豬尿用來發電,建立了循環經濟示範園,連聯合國官員前來考察都讚不絕口。例如,為在東北嚴寒地區養豬,牧原研發熱交換系統進行豬舍通風及溫控,取代傳統鍋爐,既達到生豬養殖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又減少排放大氣污染物。

博士生養豬月薪逾20,000元

有行業研究指,非洲豬瘟發生前,牧原相較同業的成本優勢是每隻150至200元人民幣;非洲豬瘟提高行業門檻,基於牧原的生物安全防控技術,其與行業成本差距提高至350元人民幣。

秦英林常說:「人才如水,企業如船,水漲船高。」

在人才投入上,他真的下了重本。創業之初,秦英林就捨得花錢送農大畢業的畜牧專業大學生去海外學習,還以私家車作為年終獎勵。

2019年牧原集團發布招聘信息「20,000元月薪招聘名校學生養豬」,引起廣泛關注,本科畢業生月薪20,000、碩士22,000、博士24,000元人民幣。他秉承著「事業做多大,社會責任就有多大」的責任感做事情。「首富不足貴,首善才珍貴」,秦英林自己富貴也不忘社會責任。老百姓的芽麥賣不掉,他貸款也要收;國家提出精準扶貧政策,他積極響應。

如今,窮小子化身河南首富,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切稱他「大學生豬倌」;媒體稱他「養豬大王」。秦英林一直不忘初心,或許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