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首個萬聖節 受惠股雙膽

後疫情首個萬聖節 受惠股雙膽

美股

廣告

每年萬聖節都是零售旺檔,隨著後疫情封控措施相繼放寬,市場預測美國民眾今年用於慶祝萬聖節的開支將創出新高。特別揀選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美股代號: WMT)及百年朱古力工廠好時(Hershey,美股代號:HSY),兩者不單只直接受惠節慶,且在動盪市況中更顯防禦力。
後疫情首個萬聖節 受惠股雙膽
(圖片來源:iStock)

如往年一樣,全美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 NRF)委託Prosper Insights & Analytics,就今年萬聖節零售市道進行調查,於9月初訪問了8,283名消費者,有關今年萬聖節購物計劃。

料節慶開支106億美元再破頂 

調查結果發現,後疫情時代社交活動回復常態,69%的受訪者計劃今年慶祝萬聖節,較去年提升4個百分點,並且超越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68%。

派糖果(67%)是最多受訪者選擇的慶祝方式;其次是裝飾(51%)、服飾打扮(47%)、雕刻南瓜(44%)及出席派對(28%)。

節慶開支方面,2021年創101億美元新高,雖然今年整體經濟環境轉差,但預計開支將進一步升至106億美元(見圖表一),連續第二年破頂;家庭平均開支約100.45美元,為有調查以來第二高;2021年為紀錄高位102.74美元。

在購物選項當中,糖果是必然之選。96%表示會購買;裝飾、服飾打扮及祝賀卡分別75%、67%及39%。

至於預算用於服飾打扮、裝飾,以及糖果三方面的開支將創出新高,在祝賀卡方面使費,則較去年略為減少。

一如過往,服飾打扮開支是各類別當中最高,預計將達36億美元;當中為毛孩打扮的開支連續第二年見高位,達7.1億美元;糖果、裝飾及祝賀卡開支分別31億、34億及6億美元。

調查又發現,47%受訪者會在9月甚至更早便開始購買節慶用品。通脹高企、百物騰貴,有40%選擇到大型折扣店搜購用品;計劃到萬聖節專門店或透過網上購物的分別36%及31%。

向來以低價搶佔市場的沃爾瑪是美國零售業龍頭,物價不斷攀升,逼使更多消費者轉向折扣連鎖店購買日常所需。

後疫情首個萬聖節 受惠股雙膽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會員優惠多 沃爾瑪完勝

集團第二季度業績可見一斑,食品銷售增長帶動下,整體淨銷售按年增加8.2%,至1,513億美元,勝市場預期;美國本土同店銷售增長6.5%,旗下會員制倉儲式連鎖店Sam’s Club,同店銷售增長9.5%,電商平台銷售增長12%。

期內純利增加20.4%,至51.49億美元;相當於每股攤薄盈利1.88美元,增幅23.7%。撇除非經常性因素,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1.77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6美元。

沃爾瑪於疫情期間推出的Walmart+會員計劃,為消費者提供免運費及汽車燃料折扣,成功鎖客。最近為抗衡亞馬遜(Amazon,美股代號:AMZN)競爭,更為會員提供現金回贈及串流視頻平台Paramount+權限。

大行摩根士丹利估算,目前Walmart+會員數目達1,860萬戶,在美國家庭的滲透率14.4%,聯乘Paramount+,將成為新一輪催化劑;單計Walmart+服務的估值已達450億美元,是eBay(美股代號:EBAY)市值的一倍有多。該行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150美元(見圖表二)。

後疫情首個萬聖節 受惠股雙膽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KeyBanc認為,市場低估了沃爾瑪防守及增長兼備的特質,經濟下行週期更有利其搶佔市場佔有率;若然未來通脹回歸常態,邊際利潤可迅速反彈。

另外,疫情更做造就其電商業務快速成長。故同樣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155美元。

至於美國最大朱古力生產商好時,過去百多年已充分顯示出其攻防兼備能力;過去一年其股價強勢不變,逆市累積上升逾22%。

回顧最近一季業績,增長動力依然。受新收購項目帶動,第二季度淨銷售按年上升19.3%,至23.72億美元,好過市場預期。

期內純利上升4.7%,至3.15億美元;相當於每股攤薄盈利1.53美元,增幅5.5%。

撇除商品合約的未變現虧損及併購相關開支等非經常性因素,經調整純利增加21.7%,至3.72億美元;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1.8美元,增幅22.4%,高過市場預測的1.68美元。

面對整體經濟環境不明朗及通脹壓力,公司管理層仍信心十足,調高全年度展望預測,兼且增加季度股息15%。

加皇資本則相信,增長動力得以保持,好時股價有望更上一層樓,維持給予「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237美元(見圖表三)。

後疫情首個萬聖節 受惠股雙膽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iStock, 新傳媒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