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續費 日本 資料圖片

慳返高昂手續費 日本出現「現金回歸潮」超市餐廳陸續取消電子支付

即時財經

廣告

儘管日本社會持續邁向無現金化,但近期卻出現一股逆向趨勢。多間超市與連鎖餐廳陸續取消電子支付,改回只收現金,背後並非出於懷舊,而是為了節省每年高達數百萬日圓的手續費,並將省下的成本轉化為降價來回饋顧客。

超市年慳2,000萬日圓 劈價賣菜

報導指出,一間地方超市今年4月起改為只收現金。負責人表示,店舖過往每年需向支付營運公司支付約2,000萬日圓(約100萬港元)的手續費,負擔沉重。取消電子支付後,超市將節省的金額轉化為降價活動,例如白蘿蔔一條甚至低於100日圓(約5港元)。有顧客表示,只要商品變得更便宜,就非常樂意改用現金。

餐廳月慳15萬日圓 復活「免費添飯」

與此同時,群馬縣一家漢堡扒連鎖店亦於9月起停止接受QR Code等支付,改為只收現金與信用卡。店家解釋,此舉每月可多保留約15萬日圓(約7,500港元)的利潤。餐廳利用這筆節省下來的成本,成功「復活」了早前因白米價格高漲而取消的「免費大盛飯與續添白飯」服務。

店家亦提到,簡化支付方式(只收現金和信用卡)亦降低了員工的操作壓力及出錯率。

現金派 vs 無現金派

分析指出,雖然全國約有7成日本人使用無現金支付,但「只收現金」的店舖比例在今年卻略有上升。這反映出現金派(重視實感消費)與無現金派(追求積分回饋)正形成兩種並存的消費模式。

核心資料表

項目 詳情
現象 日本部分超市及連鎖餐廳出現**「現金回歸潮」,陸續取消**電子支付(尤其QR Code)。
主因 節省高昂手續費 (約佔營業額3%),並將成本回饋顧客。
案例 (1) 地方超市 – 節省:年慳 2,000萬日圓 (約100萬港元)。
– 回饋:將省下金額轉為**劈價** (如蔬菜)。
案例 (2) 連鎖餐廳 節省:月慳 15萬日圓 (約7,500港元)。
回饋復活因成本高漲而取消的「免費續添白飯」。
顧客反應 現金派: 贊成。認為現金更易掌握支出。
無現金派: 反對。認為電子支付可儲積分
市場趨勢 雖然約7成人用無現金支付,但「只收現金」店舖比例按年略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