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

走出財務死胡同

投資

廣告

當你沒有資產,只依靠打工收入,同時隨著年齡上升而負擔增加,令儲蓄比率不斷減少,就進入了一個「財務死胡同」中,愈來愈依靠打工收入,無法跳出來,這就是左圖表述的。

相反,若果你擁有資產,有一定的被動收入,每月收取的都大於支出的,財富就會自然因循環上升,從而不斷增值,隨時間向前走,你的錢愈多,這就是下圖所表述的。

%e4%bd%a0%e7%8f%be%e6%99%82%e8%99%95%e6%96%bc%e9%82%a3%e5%80%8b%e6%a8%a1%e5%bc%8f%e4%b8%ad%ef%bc%9f-1

了解財富模式

左右兩圖不是單純表達當刻情況,而是講述一套財富模式,而這兩套思維模式由一開始已有極大分別,但最初所呈現出來的差別卻完全不起眼。

舉例說,左邊模式是每次循環中會減少1%,而右邊的模式則是每次循環中增加1%。同樣是$10,000,最初只是$9,900與$10,100之別,但經過10次循環後,左邊的只有$9,044,右邊的則是$11,046,兩者間相差兩成。而經過100次循環後,左邊的只剩$3,660,右邊的已是$27,048,相差多倍。

時間是助力

因此,你在年輕時不儲錢,不學習財務知識,不去累積資產,當刻沒有發覺有問題,但當時間過去,你就發現問題很大,同時已無法解決。相反,若你年輕時已利用點滴去累積財富,學習正確穩健的投資技巧,長遠來說,你的財富增值將可觀,回報漸漸出現。

要進入右圖的良性循環模式,當你理解創富、資產、現金流等概念,建立了一套創富模式,財富不是賺一次現金差價,而是有一套模式,並隨著時間之輪的轉動而不斷成長,最終就能成就財務自由。從前頁右圖可見,這是一個模式的循環。

起點不是唯一決勝

其實,絕大多數踏入社會時都要打工賺錢,都依靠打工收入,所以一開始身在死胡同中是正常的,問題是我們有多依賴薪金,以及跳出去的本錢,即每月剩餘資金是多少。

記著,起點不是最重要,因最重要的是,是否能一步步行出這個死胡同,並開始學習財務知識,同時累積資產,令你的財富開好滾存,令你的錢越來越大。

編按:龔成是於公屋長大的80後青年,畢業後於銀行從事投資相關工作,雖然月薪僅萬多元,但因為理財及投資有道,只花五年時間,於28歲已累積到100萬元資產,目前淨流動資產有數百萬元。著有暢銷書《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及《財務自由行》,並出任創富課程導師。

立即加入「經一共肥計劃」

每日低至~$2!全年訂閱最著數

全新訂閱計劃內容將全面升級!由港股美股到加密貨幣,經一特別搜集業內專家撰文分析,深入淺出拆解脈絡。


利用Python 搵出強勢港股,成為經一會員即可體驗,無需編程知識!!

如我有特別需要申請政府津貼,有什麼津貼可以申請?

如是長者/傷殘人士,可以留意長者生活津貼長者咭樂悠咭傷殘津貼申請綜援等等,在住屋方面,可以考慮申請公屋

如果我想外旅/返回內地,有什麼需要留意?

首先,要留意特區護照/回鄉證是否需要續期,以及留意不同貨幣的匯率走勢,包括人民幣兌港幣日元兌港元英鎊兌港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