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個案|31歲夫婦擁600萬退休全靠放棄上車!一邊環遊世界一邊儲蓄「地理套利」

財務自由個案|31歲夫婦擁600萬退休全靠放棄上車!一邊環遊世界一邊儲蓄「地理套利」

理財

廣告

「30歲退休、環遊世界」兩大夢想是否遙不可及?加拿大一對夫婦就如幻想一般將之完美付諸實行。「財自」當然要靠投資和儲蓄,但如果要放棄傳統置業夢換來周遊列國的日常,你又會否願意?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Unsplash@dinoreichmuth

財務自由個案|31歲夫婦擁600萬退休全靠放棄上車!一邊環遊世界一邊儲蓄「地理套利」
(圖片來源:Unsplash@dinoreichmuth)

31歲退休 靠存起70%收入

來自多倫多的一對夫婦、《像百萬富翁一樣辭職》的作者—Kristy Shen和Bryce Leung在2015年退休,該年他們只是年僅31歲。已經退休的二人很早就有共同看法,認為30多歲就應該享受年輕退休生活,而不是被高昂房價束縛,同時應該嚮往朝九晚五以外,非常規的體驗。

夫婦倆口是廣受千禧一代歡迎的「F.I.R.E.運動」(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追隨者,渴望以節儉生活,將大部分收入用作儲蓄和投資,換來提早退休的結果。

在以往的10年內,二人合力將70%的收入存起,並將之放入投資組合,成功滾存至目前的約100萬加元(折合約600萬港元),並於2015年正式退休。

財務自由個案|31歲夫婦擁600萬退休全靠放棄上車!一邊環遊世界一邊儲蓄「地理套利」
(圖片來源:Unsplash@dinoreichmuth)

曾過每日$3元貧窮生活 經濟獨立要有「新規則」

在中國農村長大的Kristy,自幼過著貧困的生活,每天的生活費僅只有0.44加元(折合約2.6港元),因此她從小就學會實用至上的消費模式。

在Kristy八歲的時候移民到加拿大,她說以往的貧困經歷影響了她尋求經濟獨立的願望。長大後,Kristy成為了一個精打細算的計算機工程師,同時遇上丈夫Bryce。

2012年,二人通過像是「Money Mustache」的博客而首次接觸「FIRE」概念,而該博客作者同為工程師,並於30歲時退休,而這也加強了他們想加快尋求經濟獨立的決心。

Kristy認為,「對我來說,計劃『經濟獨立』真像是一個警鐘,提醒我『舊規則不再適用』,這是生活的新規則。」

放棄「上車」 換來提早退休

傳統地,夫婦二人有存錢買房子的計劃,可惜的是,他們眼看存的錢越多,房價就上漲得越多。經過七年的時間,他們開始越來越疑惑,買房子究竟是否一個正確選擇。

此時,他們看到理財博客中的一句:「我們要麼在未來25年負債累累,要麼在大約三年內退休。」就是這句說話,讓他們開始想出其他辦法實現提早退休。

最終,夫婦決定放棄「上車」這個「傳統夢想」,將原本打算買的一套多倫多房子的首付—約50萬美元,用在退休計劃之上。

財務自由個案|31歲夫婦擁600萬退休全靠放棄上車!一邊環遊世界一邊儲蓄「地理套利」
(圖片來源:Unsplash@dinoreichmuth)

戒飲酒儲蓄 投資指數基金規避波動

有了這筆儲蓄,他們認為,「走向經濟獨立不應該只依賴工作」,將目標儲蓄率定於年收入的50%至60%,加以投資利用。

透過FIRE運動提倡的「4%規則」,他們計算每年的基本生活費用約為40,000加元(折合約24萬港元),而他們退休所需的金額則估算為100萬加元。

為達成這個目標,他們認為關鍵的省錢領域是:交通、住房和食品。儲蓄生活中,他們選擇不再外出就餐、不再買車、選擇乘坐地鐵和汽車共享服務,同時選擇遠離市中心的房子以節省租金,甚至戒掉飲酒習慣,一個月可能節省近400美元(折合約3,000港元)。

他們將省下來的錢投資於指數基金,像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或標準普爾500指數。他們形容投資於指數十分容易,佣金較低之餘,亦可以坐下來觀察資金增長,而無需把握市場時機,規避市場的波動。

善用信用卡積分「地理套利」 喻儲蓄於旅遊

雖然他們生活節制,但在假期仍然經常旅行,選擇公寓和寄宿家庭、亦會在家做飯和花時間寫作;更會善用旅行信用卡的積分幫助降低旅行成本,保持生活節儉。

他們有一個「地理套利」的理論,他們會在生活成本高與低的國家/城市之間分配時間,來將生活成本降低,喻儲蓄於旅遊。

「地理套利是一個概念,你可以用強勢貨幣賺錢。例如,加元、美元,你實際上把錢花在一個貨幣非常疲軟的地方,比如泰國……結果你最終退休得更快。」

雖然二人因疫情暫停旅行,但只要加拿大放寬國際旅行限制,他們就渴望開始旅行,期待他們在預算內的下一次冒險。

延伸閱讀:財務自由個案|「秒賺一億的男人」經歷破產再翻身 擁5億身家靠獨門「823致富心得」!

延伸閱讀:移民加拿大| 移民配額加到41萬 遍地工作機會 10大工種最等人用!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