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為香港金融制度感自豪 難被取代或淡化:除非法治受損

任志剛為香港金融制度感自豪 難被取代或淡化:除非法治受損

投資

廣告

今期是《經濟一週》雜誌2000期,從1981年6月開始與香港人及普羅投資者「經歷高低,一起前行」。期間香港經歷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期間所經歷的波動、1987年股災、亞洲金融風暴、「沙士」、金融海嘯,以至近日爆發的「武漢肺炎」,《經濟一週》在上述重大事件從不缺席。

正值2000期這個特別的日子,「封面故事」也迎來重量級人馬為香港人指路導航,他就是前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他擊退過金融大鱷又歷經金融海嘯,分析本港金融及經濟現況必有其獨到見解。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以「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為主軸,並預告香港財赤。作為行政會議成員的任志剛指出在經濟不景的情況下,政府作赤字預算是理所當然,因為赤字預算用意為擴張經濟。不過他補充,亦要視乎財政赤字是否持續。

其實2019/20年度港府賬目已經見紅,乃近15年來首次,財赤達378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1.3%;明年財赤料激增至1,391億元,將佔該年GDP的4.8%。 不過,市民亦不需過度擔憂,任志剛認為有兩點值得留意。 他表示,在正常情況下世界上可接受的財赤水平約佔GDP的3%;若在非常時期,則即使超過GDP的3%亦可接受。

「當然這並非是持續的赤字水平。何況,香港政府的財政狀況建全。」

不要演變成結構性財赤

參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截至3月底,估計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達11,331億元。 第二點,是要注意經常性開支不要增長得太快。任志剛稱,赤字預算旨在刺激經濟和保就業,但如果經常性開支增長太快而超過經常性收入,就會變成一個結構性問題。

然而,有關措施導致短期內經常項目出現赤字的現象,由於是情況特殊,任志剛認為是可以理解的。「但希望不會演變成一個長遠的結構性問題,這是很重要的,大家要留意。」

延伸閲讀:楊偉雄稱用轉數快派一萬元:用網上銀行會更快收到錢|財政預算案2020派錢 最快暑假發放

任志剛為香港金融制度感自豪 難被取代或淡化:除非法治受損
任志剛回憶道,上世紀70至80年代政府為香港貨幣金融制度做了很多救火工作;80至90年代就步入「防火期」,進行連串金融基建的鞏固和預防工作。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來之不易 自70年代打穩根基

「內憂」之外,香港亦要面對「外患」。現時新冠肺炎引起波濤暗湧。任志剛指新冠肺炎已經令內地經濟前景變得暗淡。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又會何去何從?

任志剛坦言本港得以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實得來不易,過去20多年先後經歷無數挑戰,例如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2003年『沙士』疫情威脅、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2019年社會運動事件,以至當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每一次危機都是考驗特區政府捍衛貨幣金融制度的信心。

「香港金融制度至今基礎穩固,無懼風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

而這制度乃積年歷經不同階段才奠定的。任志剛回憶道,上世紀70至80年代是香港貨幣金融制度的「救火期」,連串銀行倒閉;加上國際金融事故,政府做了很多救火工作;80至90年代就步入「防火期」,連串金融基建的鞏固和預防工作,均在這時進行。

香港成功全因結合法治社會、自由市場

而由90年代開始,儘管期間有外國出現金融事故,但可說是香港貨幣金融制度的「飛躍期」,現在雄厚的底子正是從當時開始建立。 任志剛續指,不僅有強韌的貨幣金融制度,同時亦具備多項優厚的基本條件:

包括法治社會、最自由市場、資金自由進出,以及先進高效的金融基建和商業服務,皆為香港的成功之道。

任志剛對於香港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充滿信心,毋須害怕競爭。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任志剛對於香港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充滿信心,毋須害怕競爭。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内地一日不開放市場 香港仍有價值

其中一個成功關鍵更是香港獨有,就是扮演內地與外地的融資中介人角色,有效地把內地與外地的集資者及投資者配對起來。

他解釋,香港這個中介人角色對內地與外地的集資者和投資者均非常有利及重要,相較其他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可說是最高,皆因投資者和集資者兩個資金融通的組成部分,主要都是來自境外。

投資者和集資者可透過香港的平台,接觸國際的投資及集資市場。由於內地有外匯管制,法律體制又與國際常用的普通法不同;加上金融制度發展未如香港般成熟高效,因此外地投資者會選擇來港進行與內地相關的融資活動。

「有關安排對香港、內地以至全球均有利,因此香港要繼續成功,成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是不二法門,非常重要。」 之不過創業難,守業更難。

法治受損將動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任志剛指,任何有損上述因素的,都會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只要國際間有這一個印象覺得香港法治受損害,又或者國家全面撤銷外匯管制等,均會影響香港的金融中介人地位。

不過,對於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任志剛指有信心的人會遇強愈強,毋須害怕競爭。展望香港經濟,他對香港的貨幣金融制度充滿信心,認為金融市場有上有落,大幅度的調整在過往多年亦屢見不鮮,不足為奇。

「只要貨幣及金融制度保持結構穩健,涉及金融機構,例如銀行等連鎖性倒閉而觸發的金融危機,不應該會發生。」

他又表示毋須擔心澳門會淡化香港的角色,香港應鞏固自身優勢再向前行,他說:「例如我一直主張一個建議,就是在港交所的股票,例如恒生指數50隻成份股的訂價、交易及結算,除了沿用港元外,同時利用人民幣進行,此舉對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有重大幫助,把進程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奠定香港人民幣離岸資本市場的地位,亦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延伸閱讀:任志剛指聯繫匯率行之有效 對穩定香港貨幣金融基石至為重要 回顧當年「任三招」

延伸閲讀:財政預算案派錢 10隻唔使一萬元入場費穩健股+進取股 用來投資錢滾錢


後記

今次任志剛接受《經濟一週》2000期「封面故事」專訪,臨別時特意為讀者提字,依然是「居安思危」這四隻大字。

任志剛為《經濟一週》讀者提字,依然是「居安思危」這四隻大字。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任志剛為《經濟一週》讀者提字,依然是「居安思危」這四隻大字。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居安思危》是任志剛在2009年退休後著作的書名。2014年該書正式面世,將任職金管局總裁期間所撰寫的網上專欄結集成書。 任志剛居安思危,其實是源自於當年應對金融風暴後,得出的結論。經歷金融風暴後,任志剛推動金管局完成了一系列貨幣改革措施以鞏固本港的貨幣制度。 一塊木頭雕成雙環鏈 提及退休生活,任志剛除擔任公職外,閒暇的私人時間做些木工手作。

「我唔會整傢具,反而會整一些有玩味的小玩意。我在内地有一個工作室,但現在(因為新冠肺炎)都不能回去」。」

任志剛更特意向讀者分享一件作品,就是一條木製的雙環鏈。任志剛表示,這件作品用了多三個月時間斷斷續續完成,這件作品難度在於用一塊木頭雕成兩條互相扣連的手鏈。 這件作品箇中難度不足為外人道,可謂是嘔心嚦血之作,任志剛臨走時更叮囑記者一定要將創作這件作品公諸於世。

任志剛親手製作的木雕。
任志剛親手製作的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