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 兩餸飯

兩餸飯日賣800盒|營業額近1千萬 日做14小時街坊熱捧新鮮煎肉餅(有片)

投資

廣告

兩餸飯店開到成行成市,係咪一定「賺硬」發大財?《經濟一週》追訪大埔人氣兩餸飯店。33歲老闆大方公開營運盤數,他指最近1年收入近1000萬。不過風光背後盡是辛酸,日日炒餸做足14小時,近乎年中無休。人工比譚仔姐姐相可能還少。

因失業而創業

位於大翠屏花園地舖的「玲瓏巧點功房」,面積僅約4百多呎,然而午飯及晚飯時段,總會看到大排長龍。玲瓏巧點功房打破兩餸飯是基層食物嘅框,這裹有新鮮海鮮如蒜蓉開邊龍蝦 ;高級西餐之選如羊扒。

現年33歲,原本在科學園當點心師傅的Alex,去年年中與兩名舊同事合資一百萬元開舖。Alex與另一合伙人「阿仁」負責炒餸,另一名合伙人則負責前台收銀工作。

大埔 兩餸飯 Alex堅持新鮮烹煮兩餸飯食物。
Alex堅持新鮮烹煮兩餸飯食物。(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

新冠疫情重挫飲食業,Alex也受到波及,他說:「我差不多十八十九歲就開始做點心師傅,因為賺到錢覺得,人工普遍比較高。」

Alex續說:「開頭都好地地做點心,之後突然疫情影響,開始很多酒樓,有些停業、減人手、人工甚至放無薪假,但見到疫情都不會有減退的跡象,輪到我們一個月可能返得十日八日,甚至一個月都無工。」

「開始覺得唔對路,不如找其他出路,不如出來實質做一下,不是贏就輸,所以決定出來創一番事業。」Alex在舖外訴說兩餸飯的原委。

當初Alex身邊的家人和朋強烈反對他們創業,認為疫情之下應謹慎理財。

不過Alex仍然搏一舖,「個市差唔差都要出黎試一試,畀啲勇氣囉,同啲同事講,唔係贏就輸點,都要博一博。」

大埔 兩餸飯 拋晒鑊,幾有鑊氣!
拋晒鑊,幾有鑊氣!(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

日困廚房14小時

本地兩餸飯店多為小店,面積狹窄加上為控制成本,不少以中央廚房提供的餸菜或以廉價食材烹調餸菜。

香港兩餸飯關注組版主Andrew向《經一》表示,「現在老闆都跟我說食材加價加得很誇張!一箱蛋都加5、60%。現在見加價壓力都很大,幾乎本身生意不好的店都要加價,只能加價才能繼續生存。」

Alex每朝早8時返回舖頭,由準備食材,每一度餸堅持親自上陣炒。他說:「一定要『貨如輪轉』,每天轉換新菜式,煮啲新鮮嘅嘢,賣曬我又煮過,客人見到一埋嚟都見到係新鮮嘅餸,所以佢都食慾大增。」

如是者每日炒足14小時,每次炒完一次餸,每汗流浹背。最近Alex出現職業病,身體勞損的跡象﹐他決定每月休息兩天,讓身體好好休息。

大埔 兩餸飯 炒完一道餸,搞到汗流浹背。
炒完一道餸,搞到汗流浹背。(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

食材佔支出逾五成

偏偏Alex冒住成本上漲的風險,堅持從旁邊街市「入貨」。他們並非用雪藏肉,而是價錢貴幾倍的新鮮豬肉。

該店的皇牌美食「煎肉餅」,Alex除了使用新鮮豬肉,還堅持人手煎好每塊豬肉,這正正增加營運成本。

「你要一個師傅去煎肉餅,這樣會用上半日工時。所以點解有啲舖頭唔會做煎肉餅,而是蒸肉餅。」

兩餸飯關注組Andrew也認同,「我不敢說所有店都不用新鮮的食材,但我們吃得出的分別的。特別是雞,雪藏過的食物,雪味很重。」

大埔 兩餸飯 兩餸飯店另一拍檔阿仁 左)。
兩餸飯店另一拍檔阿仁 (左)。(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

兩餸飯店舖收入(港元):

日期 收入
年收:2021年9月~2022年9月 9,200,000
平均每月 766,666

每月兩餸飯店開支表(港元):

Item 支出
租金 75,000
水電 40,000
夾餸姐姐人工(散工) 50,000
食材(新鮮豬肉、蔬菜、海鮮) 450,000
食油、泰國5A米、鹽等調味料 75,000
3名合夥人薪金 約每人20,000(非固定,扣除所以開支的餘錢)
大埔 兩餸飯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

員工關係如家人

Alex公屋出身在基層長大,當年會考零分而提早展開打工仔生涯。他亦明白打工仔難處,盡量以人性化的方法與員工相處。

夾餸姐姐阿薇表示她是一名單親媽媽,老闆對她十分照顧,她說:「若果我的小朋友有急事,我需要請假,說走他們馬上叫我,就算沒有人看舖。他們都會說你走吧你『你快啲走喇』。

阿薇放假時,也會想起店舖的餸菜。她說個人「無辣不歡」,她向記者誠意推介「辣子雞」,既辣又惹味。在放假的日子,阿薇說很掛念「老闆的味道」,更會特意電話短訊問老闆:「你哋今日炒咗咩餸?我過嚟食。」

Alex說不能期望憑兩餸飯賺大錢,不過廚藝得到街坊賞識,他面露笑容地說:「原來自己煮的食物,會令到人哋食到開心,就算辛苦都OK,都值得嘅!」

大埔 兩餸飯 夾餸姐姐說自己是單親媽媽。她覺得大埔這間店很有愛,因為3位老闆都很體諒她處境。
夾餸姐姐說自己是單親媽媽。她覺得大埔這間店很有愛,因為3位老闆都很體諒她處境。(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

有片,睇吓兩餸飯盤生意點做: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Carol Chan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